
PCB喷砂工艺是电路板制造过程中确保表面清洁、增强结合力的关键工序,其流程涵盖多个严谨步骤,具体如下:
在正式进行喷砂操作前,需完成设备调试与耗材准备。首先检查喷砂设备的气路、砂路是否畅通,确保压缩空气压力稳定在工艺要求范围内,一般为0.4-0.8MPa;同时,根据PCB板材类型和加工要求,选择合适的磨料,常见的磨料有玻璃珠、氧化铝砂、碳化硅砂等,磨料粒度通常在80-240目之间。此外,还需准备好待加工的PCB板,并检查其外观是否存在明显缺陷,避免影响后续喷砂效果。
将检查合格的PCB板放置在专用夹具或载具上,确保PCB板固定牢固,防止在喷砂过程中因晃动导致喷砂不均匀。夹具或载具的设计需保证电路板表面充分暴露,且不会遮挡喷砂区域。对于不同尺寸和形状的PCB板,可能需要更换适配的夹具,以满足上板要求。
开启喷砂设备,调整喷砂枪的角度、距离和移动速度。喷砂枪与PCB板表面的距离一般保持在10-30cm,角度控制在45°-90°之间,移动速度根据喷砂效果进行微调,通常为5-15cm/s。启动喷砂程序,让磨料在压缩空气的推动下,以高速喷射到PCB板表面。通过磨料的冲击和切削作用,去除PCB板表面的氧化层、污垢、油墨残留等杂质,同时使表面形成一定粗糙度,增强后续工艺的附着力。在喷砂过程中,需密切观察喷砂效果,若出现局部喷砂不均匀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,可进行补喷操作。
喷砂完成后,关闭喷砂设备,将PCB板从夹具或载具上小心取下。下板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对喷砂后的PCB板表面造成二次污染或损伤,应佩戴干净的手套进行操作,并将取下的PCB板放置在清洁的周转箱内。
为去除PCB板表面残留的磨料和粉尘,需对喷砂后的PCB板进行清洗。可采用超声波清洗、高压水洗或化学清洗等方式。以超声波清洗为例,将PCB板放入装有清洗剂的超声波清洗槽中,设定合适的清洗时间和温度,一般清洗时间为5-15分钟,温度控制在40-60℃。通过超声波的空化作用,使清洗剂深入到PCB板的孔内和缝隙中,彻底清除残留杂质。清洗完成后,用清水对PCB板进行冲洗,去除表面的清洗剂残留。
对清洗后的PCB板进行全面检验,主要检查喷砂效果是否符合工艺要求。通过目视检查PCB板表面是否干净、无残留杂质,表面粗糙度是否均匀一致;借助显微镜观察PCB板表面微观结构,确保没有过度喷砂导致的板材损伤。若发现不合格产品,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返工处理或报废。
采购咨询,获取商机